这篇文章上次修改于 211 天前,可能其部分内容已经发生变化,如有疑问可询问作者。
建构主义皮亚杰
知识
- 符号系统,解释、假说,认识深化而升华
- 非绝对、普遍真理,具体问题具体分析
- 不在个体之外,需要学习者理解、构建
学习
- 非被动接受灌输,而是主动构建意义
- 同化、顺应
- 以学生为中心,已有经验为基础
教学
- 创设情境
- 确定问题
- 自主学习
- 协作学习
- 效果评价
行为主义
巴甫洛夫:经典性条件作用
- 泛化与分化
- 习得与消退
- 恢复
桑代克:联结——试误
- 学习实质:形成情境与反应的联结
- 过程:渐进盲目的尝试错误的过程
- 准备律、联系律、效果律
斯金纳:操作性条件作用
强化
- 正强化
- 负强化
- 逃避条件作用&回避条件作用
- 消退
- 惩罚、移除性惩罚
班杜拉:社会学习
- 实质:观察学习
- 过程:注意、保持、复现、动机
强化
- 直接强化
- 替代强化
- 自我强化
认知派
- 格式塔学派:完形——顿悟
- 托尔曼:符号学习
布鲁纳:发现学习
- 学习:主动形成认知结构,获得、转化、评价
教学:理解学科基本结构,掌握基本结构教学原则
- 动机原则
- 结构原则:动作、图像、符号
- 程序原则
- 强化原则
- 发现学习:提供材料,学生探索、操作、思考,自行发现知识、理解概念和原理
- 奥苏泊尔:有意义接受学习,学生通过材料掌握现成知识
- 加涅:信息加工
人本主义
关心人的价值和尊严
- 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
- 学生中心教学观
没有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