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心阁
只做我想做的事如何把握本质
事物从无到有,是因为需要从有到无,是不再被需要其所以诞生的需要即为其用,即为其本质。本质即消逝了的存在。我们可以主动弃用,设想某种东西不再存在,来把握它的本质。让人无法接受其不存在的那方面影响就...
电车难题的荒谬
提出这个难题的人是个心残。真到那时候,肯定是尽一切努力把车停下来,哪有空想其它?即使理智告诉他不可能,一个真正有良知的人,难道会不去努力试一试吗?再说,没做之前,可能和不可能都只是假设,于不可能...
斗胆写《六祖坛经》的读后感
《六祖坛经》很长时间一直放在我的枕边。我完整的读过3遍,零零碎碎的读了很多次,但有很多东西一直似懂非懂。直到最近,我也“无所住而生其心了”之后,偶然动念,拿起来读了几段,生出一些通透的感悟。堪破...
布施的真义
口头寒暄中的大关怀我曾以为“吃饭了吗?”是一种无意义的寒暄,直到我遇到一位阿姨说没有吃的。于是我想起这句寒暄曾经常见的一种发展:问:吃饭了吗?答:还没吃问:这么晚了,咋还没吃呢?答:家里没米了 ...
为什么《阳明心学》是很基础的东西?
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心,本不需要刻意去学。因为心学的主要主张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懂的东西。致良知不过是听自己的心里话致良知,就是聆听内心最真实的声音,并按心的指示去做。简单的说,就是要听自己的心里话...